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Google  

專訪99學年度優良導師 - 醫工系 朱唯勤導師

99學年度優良導師專訪 系列四醫工系  朱唯勤導師】

 

 

熱情開朗的聲音

 

早晨,踏進朱老師的辦公室,朱老師以熱情的笑容向我們打招呼、泡杯咖啡招待我們,馬上感受到朱老師的熱情與溫暖!書櫃裡與牆壁上貼滿學生的卡片、師生合影照片、以及與家人合照照片等,感受到朱老師的超人氣及與家人間深厚感情。在採訪過程中,有位多前年休學的導生回母校問候朱老師。朱老師在陽明大學擔任導師超過十年以上的時間,以前曾經擔任醫學系的導師,曾獲得陽明大學98學年度“良師益友”導師殊榮,今年獲得99學年度“優良導師”殊榮,連續兩年獲得提名,讓其感到無比欣喜、榮耀與感動!

 

用心傾聽與同理心,最好的輔導特效藥

 

本校生物醫學工程系前年才成立,由於所帶領的導生是第一屆,加上當時系上老師大多沒有當過大學部導師的經驗,因此系上導師們一致同意採取“小班菁英制”的導師方式帶領學生,即每位導師只指導五位導生,以期發揮最大的輔導功效。在兩年導師生輔導經驗下來,朱老師發現,學校能否發揮導師最大的輔導功效,與導生人數比例並無顯著關係,而在於用心傾聽與同理心!

 

朱老師表示,這兩年來擔任導師的心得與輔導理念-為「用心傾聽與同理心」,此為對學生學習最具正面成效之輔導方式,並且從其中體會出寓教於樂及鼓勵代替說教的師生互動方法,「用心傾聽」可以幫助自己察覺導生在口氣或肢體語言上的差異與改變,「同理心」可以輕易找出有效的輔導方法,讓學生願意與老師交談、互動,例如與導生進行課業學習與生活教育的相關討論,因為自己有高一與高二的孩子,與他們年紀相仿,所以常以自己家庭和小孩相處發生的事情為例子,向學生分享父母對子女的管教與要求,其出發點均出自關懷與期許。

 

 

真誠的愛與關懷,師生像朋友

 

朱老師與導生的關係很好,常像朋友般一樣的自在的分享、交談,導生在卡片或說話時常稱呼朱老師為「朱老大」、「朱大大」、「朱大」等,採訪中感受到朱老師與導生的關係很密切、彼此信任。朱老師表示,他最常與學生說的話,就是"你覺得呢?",或是較輕鬆或開玩笑的口氣,例如"幹嘛愁眉苦臉的?網路掛啦?"或是"中樂透啦?瞧你高興地?",透過輕鬆幽默的語氣,讓導生心中感覺輕鬆,自然容易跟老師聊心中的感受、說自己的心事,朱老師表示,當導生有問題來請教他時,他往往不會直接提供一個固定意見,而是透過聊天分享,引導學生去思考、作最好的決定判斷。雖然大學生活無憂無慮又多采多姿,但19歲、20歲左右半大不小的孩子,總會莫名其妙的受到些芝麻綠豆大小的同儕壓力、競爭、與同性異性間人際交友所產生的苦惱,如果旁敲側擊的時機掌握得宜,話匣子一開,往往兩個小時的導師時間還不夠用,有時意猶未盡之餘,會叫披薩、吃麥當勞、或大夥漫步到學餐共進午餐,都是很好的導師生活動、師生盡歡!

 

此外,朱老師也加入導生的臉書社群,透過臉書社群,及時關心學生的生活現況,例如關心導生的課業壓力、人際關係、感情狀況、家庭問題等,及時提供鼓勵與陪伴,也會在臉書上與導生討論期末聚會方式等。有段時間朱老師在美國洛杉磯進修,有導生在臉書上留言表示妹妹將去美國、請教朱老師在美國推薦遊玩的景點遊程,朱老師就留下個人手機、表示歡迎他妹妹如有需要可以打手機給他,將導生的妹妹當作自己的學生般照顧。學生在臉書如有任何留言、疑問,不論是選課問題、生涯發展建議、或生活需求等,朱老師馬上回覆、或提供立即性的幫助,成為學生的萬事通、百寶袋!

 

 

 

活潑生動的導師課程規劃

 

朱老師規劃導師課程,往往透過言語或行動上的傾聽與鼓勵代替說教,例如在舉辦吃pizza活動時,討論積極準備課業的重要性,或利用導師生小組時間,帶領導生進行石牌生醫環境探勘,或帶領導生共同分享討論課業與生活上的遭遇、討論學習心得與未來規劃、期中考心得檢討、待人接物經驗分享,會跟學生一起討論期末活動,傾聽學生的想法,也會和學生一起去唱歌、舉辦生日聯歡活動。此外,與學生到內湖慈濟回收中心進行服務學習,在炎熱的夏天中,一一進行資源回收分類與瓶罐清洗,紙類也依顏色分別進行分類,服務一整天,雖然師生弄得滿頭大汗、灰頭土臉,卻感覺對地球環保盡了一些心力,均覺得頗有收穫。

 

 

輔導成果-導生的信賴與支持

 

朱老師說:「幾年的導師經驗,若問我輔導成果,我可以很自豪的說--我得到導生百分百的信賴與支持。」例如有一位導生家住林口,每天早上他父親會在開車來台北上班的同時,順便載他到陽明上課,因此他常常不到八點就會到校,而我因為早上送小孩上學,每天也是很早到學校,過去兩年來,很多次的第一堂上課之前的20分鐘,成為我們一起吃早餐、喝咖啡、談天說地的時間,很欣慰他願意來找我打發時間,我請他喝咖啡,也從他那媮A解到許多現在大學生的興趣與想法。另外,我有幾位導生在大一時候,學業成績大約在班上中間偏後,雖然並不認為成績至上,但總感覺他們並未發揮潛力,因此和他們約定,如果誰能夠比前一學期進步,我就給他一個驚喜,我很驚訝--這樣一個輕鬆的約定,到了學期末,居然讓我買了五份禮物並且請他們吃一頓大餐!學期結束,我的五位導生每位都有進步,其中一位導生還進入班級前十名、一位導生進入前五名!這件學業上的努力,激勵許多導生,也讓他們知道自己-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學習經驗!

 

     去年暑假開學前的一個禮拜,這群導生升大二的學長在宜蘭舉辦歡迎大一新生宿營,在出發的前一天下午,兩位導生騎乘機車回家拿宿營準備東西,結果被巷口緊急衝出的轎車撞上,造成一位導生鎖骨骨折、胸部嚴重挫傷,另一位導生脛骨骨折,腰部與手腳也嚴重擦撞傷,兩位導生立刻就近送往台大醫院急救、當晚動手術,第二天朱老師馬上去醫院一一探望他們(兩位導生各住不同樓層的病房),看到我去探望他們,他們很高興,和我述說著事情發生的始末,令我訝異的是-他們身上雖有好幾處擦撞傷、手腳也分別被繃帶五花大綁固定,卻完全沒有聽到他們抱怨車禍受傷或傷口痛楚,或者擔心冗長的復健過程,反而有志一同的表示遺憾、沒辦法參加準備已久的宿營活動及表演,聽著他們的心情分享,對於他們的執著與付出,感動久久不能自已!

 

 

帶班心法小撇步

 

朱老師表示,在導生身上常常學習很多,發現有些事情自己也許也無法做到,在與導生的互動中,往往自己收獲最多、獲得更多的回報與收穫,是超過老師所想像的!

 

朱老師的帶班小撇步

 

1.理念:
 
用心傾聽與同理心!
2.
行動:
 
寓教於樂、以鼓勵代替說教

 

  用心傾聽察覺導生的差異與問題

 

  輕鬆幽默的語氣,像朋友般自在的分享與交談

 

  引導學生思考與做決定,不直接提供答案或意見

 

  願意花時間陪伴導生

 

  加入導生臉書社群,及時關心學生生活現況

 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