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Google  

專訪99學年度優良導師 - 護理系 王子芳導師

99學年度優良導師專訪 系列三-- 護理系 王子芳導師】

 

 

親切,讓我們的距離更靠近       

 

1001111日,我們來到護理館尋找護理系王子芳老師的身影。「請進!請坐!」王老師開朗的笑容、溫和的聲音,很親切、很熱情地招呼我們,讓我們親身感受到「優良導師」真誠的溫暖,一點距離感都沒有!窗明几淨的辦公室裡,書櫃與牆壁上放置、黏貼各屆學生送的卡片與合照,可以想像學生與王老師相處的溫馨畫面!

 

 

傾聽,讓導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視

 

王老師在陽明大學擔任導師長達18年,王老師回想這十幾年擔任導師的經驗,表示導師是一種和導生之間的相互學習、一種關係的建立。導師的言行舉止對導生極具影響力,因為導師是導生在大學階段的關鍵人物之一,因此在與導生的互動、應對、會面或談話中,導師應多以身作則,給予傾聽與尊重,不疏忽任何一個可能影響學生的機會!而導師制度就是提供師生之間建立信任和熟悉關係最重要的機會。

 

在導師生互動中,王老師表示:「傾聽,是最好的輔導方式」。王老師很少對學生講大道理、或是直接指示學生一個方向。王老師通常會放下手邊的工作,專心傾聽導生的感受或需要,從傾聽中暸解學生的想法。而學生則常需要一個傾聽的窗口,例如聽他們述說離鄉背井的心情、生活與住宿點滴事情、對未來工作的期盼與焦慮、亦或目前面對的問題與困難等,王老師期盼導生在導師的關懷下,在這裡能找到第二個家、一個可以自由分享、可以輕鬆自在地找到人傾訴的溫馨角落!

 

王老師表示,擔任導師期間,有時候很忙、不一定很方便的時候,學生可能會衝進辦公室想要跟導師大聊一場,對導師而言,有許多事情要處理,也有許多導生要關心,但是對學生而言,他的導師就是獨特且唯一的一個,所以面對導生突然的到訪,為導生設想的王老師會先放下身邊的事務,專注地傾聽導生的需要。如果真的一定要抽開身,王老師會向導生表達狀況並另約深談時間。許多時候,導生在找導師談話之前,心裡都已有一些掙扎,需要很大的勇氣來分享內心感受,所以在第一次的會面,要讓導生感受到導師是願意傾聽、願意和你站同一陣線、在情感上是支持你的,這樣才能有良好的互信關係,讓學生下次有需求時,願意第一時間告知導師。

 

 

導生的回饋,是鼓勵肯定導師的力量

 

王老師表示:「擔任導師最大的期待,就是同學的回饋!」當導生遇到困難或問題時,例如人際關係的衝突、家庭互動問題、情感寄託的失依、或經濟困難等,若願意跟導師分享,這象徵著一種信任關係,會帶給導師無比的喜悅和被認同感。王老師在擔任導師的經歷中,有一位印象深刻的導生,他平時給人很活潑開朗的感覺,但卻有很多心理和經濟層面的困擾,當他跟導師分享許多想法及困擾時,王老師很訝異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,內心深處竟然有這麼多的不順遂。因此,王老師對於該名學生的困擾,給予傾聽和關懷,對於他的經濟問題則轉介校內工讀的機會,提供資源給導生,讓導生有更多元的解決方式來面對問題。王老師會關心學生在事情決擇上是否深思熟慮、認真思考後果,盡量輔導學生將傷害減到最低,期盼學生在每件事的決策過程中,能學習做出最好的決定!王老師如此認真的對待,常常讓畢業多年的導生都會回來看她,讓她感到很窩心!

 

 

多元化的導師課程內容,讓導生多元學習

 

在規劃導師課程內容方面,王老師分享她的心得。王老師很用心設計安排每週兩小時的導師課程,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或小組分享,都可能激勵導生的想法與思維。為讓大學部一年級導生能夠瞭解大學生活的內涵,王老師利用導師生時間與活動,讓導生充分認識校園、瞭解校內豐富資源、邀請學長姐分享大學生涯經驗,使大一新生很快適應大學新生活、熟悉陽明的校園環境與特色資源。此外,王老師也會共同參與班級團體活動,例如淡水班遊、影片欣賞、參與本校心理諮商中心舉辦的山腰活動等,帶領導生參加志工服務講座及國際志工講座,建立導生的服務視野和人文關懷心胸,並以小組回饋分享機制幫助學生建立人際網絡與互動技巧,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、推動凝聚力。

 

王老師在導生二年級時,會帶領他們共同規劃並參加社區服務,讓導生透過服務來體驗人生、省思自己,瞭解自己的個性與專長,同時也為未來助人的工作作準備。此外,王老師也鼓勵學生參與系學會活動、成為系學會幹部,以使學生學習領導、學習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以及自信心。對於學生的重要活動-學生的加冠典禮活動(進入臨床前的典禮),王老師也一定會參加,親自到場鼓勵導生在專業上精益求精、學習承擔更多責任。

 

當導生升上三年級時,王老師觀察到大三學生面對臨床有了更大的實習課業與壓力,此時的需要是紓壓,因此她會帶領導生到戶外打球、聚餐、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心情,鼓勵導生不怕困難、勇往前進。導生升上大四時,王老師則開始安排許多護理領域的職涯演講,並與導生聊聊未來的生涯規劃,無論導生想要報考研究所、進入職場或有其他不同的選擇,王老師鼓勵導生要主動審視自己,找出自己的優勢、對自己負責。

 

社區服務,增加學生雄厚的軟實力

 

對於學校推動的導師生服務學習,王老師表示:「我很看重服務學習!學生未來從事護理工作是一種團隊工作,因此現階段的服務學習是非常重要的,學生可以從中學習人際關係的互動,學習對週遭人事物的關懷及同理心,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並且拓展生活視野,藉由服務他人建立出對生命價值的認同及自信。」在服務學習課程的設計,王老師安排導生到建民老人養護中心、臺安老人養護中心、體惠育幼院和聖道育幼院服務,讓學生擁有服務的主導權並從旁協助,讓學生體會「服務」是要從對方的角度出發、瞭解對方的需求,從服務中瞭解社會的多元性及多面向,對於未來醫療工作能有預作準備的體驗。王老師表示,服務學習有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項目,就是去體會世界上有很多不同面向的人,進而去接納、關懷、包容他們!常常有學生在服務學習時,第一次體會到「原來有人是這樣子在過日子的」。藉由與社會不同層面的接觸,學生有機會學習分享愛與關懷、帶給別人溫暖、成為感恩的人,並反思自己與他人的異同、學習感恩社會給自己的資源,進而發展出服務意願、貢獻回饋社會的信念,使學生不只在專業上傑出,在品格與態度上更是卓越。過程中,讓學生在服務後有反思分享的空間,讓學生從表達個人看法中得到自信,並在服務行動上得到正面回饋。

 

 

王子芳老師 帶班心法小撇步

 

王老師表示,雖然做了這麼多年的導師,但能和導生們共度年輕的歲月,是非常值得且開心的事情! 雖然不知道專業知識給予學生多少才足夠,尤其在這資訊爆炸、知識技能與日並進的時代,但相信唯有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和學習態度,並保有體貼別人、熱忱服務心智的人,才能在這社會中傑出卓越。王老師喜愛以「人師」作為自我期許,期盼自己不只是傳授書本知識的「經師」,更希望把愛和熱忱的人生觀深植在學生心中。

 

王老師的帶班小撇步

 

1.理念:
 
傾聽導生的聲音、支持與鼓勵他、多元化的導師課程內容。
2.
行動:
 
---放下手邊的事,讓學生覺得被尊重。

 

  ---多多傾聽導生的聲音與想法,因為他們信任你才願意告訴你。

 

  ---多看看他們,無論成功或失敗,讓他們覺得有人支持他、關心他。

 

      特別是導生受挫時,讓他覺得自己是有價值、有意義的。    

 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